(一)韩家老宅院
1.1韩氏先祖由陕入川
《韩氏宗谱》中有一篇成文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的《克绳公亲撰碑文》,是韩氏第五世先祖韩绍宗(1712-1787,享年75岁)六十五岁时所作,也是《韩氏宗谱》里成文最早者。
碑文云:
予弟兄祖籍陕泾阳花池头余家村人也。高祖讳霖安,曾祖讳可知,俱未入川。祖讳辅周,父讳琏,於康熙三十二年(1693)春与伯祖辅臣偕来斯里,越五年瑍亦自陕泾来……
克绳公,乃韩琏(1678-1749,享年71)长子韩绍宗(1712-1787年),韩氏第五世先祖。韩绍宗在其亲撰碑文中记述了韩氏祖籍及先祖世系。即韩氏陕籍始祖为韩霖安,入川始祖韩辅周、韩辅臣兄弟为陕籍第三世,与第四世韩琏、韩瑍共为上里韩氏始迁祖。
康熙三十二年春(1693),韩辅周兄弟二人带着韩辅周十五岁的儿子韩琏(1678-1749),告别陕西泾阳花池头余家村的父母、妻儿将陕西出产的土布运到水东乡上里头五甲口场,“立业于斯”并在此“垒灶建屋”。五年后(1698年),韩辅周幼子韩瑍也来到上里。
韩氏先祖四人在此“同相沐雨栉风,竭力经营”。
《韩氏宗谱》之《克绳公碑铭》载:
……堂构维新,二祖栉沐,两代继伦,子贤孙孝,贯朽粟陈,宏开科第,蔚启文人,家声永振、炳炳麟麟。
铭文清晰讲述了上里韩氏经三世祖韩辅周、韩辅臣与父辈韩琏、韩瑍两代先祖竭力经营,于韩绍宗、韩绍德时代“堂构维新”。
即指经韩氏第五代先祖弟兄二人齐心协力,共同继承并发展、壮大了先祖事业。
1.2韩氏来雅定居的原因
关于韩氏先祖为什么从遥远的陕西泾阳县迁至雅安水东乡,并入籍上里五甲口一事,宗谱中并无片言只语予以说明。
据雅安杨绍淮先生所著《川茶与茶马古道》一书第172页中讲到:
从明代开始,一批陕西商旅陆续来到雅安,选择在雅安设厂制作砖茶,供应西藏、康区和青海玉树的藏族同胞。经过若干年的经营和打拼,他们的规模和实力逐渐超过川商,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20世纪50年代初。雅安陕邦有一大特点就是他们都来自陕西省泾阳县。
基于这一情况,可以推测韩氏于康熙三十二年春(1693)来雅的原因,应是从其他来雅的陕泾商人处,敏锐地嗅出了输藏茶叶贸易的巨大商机,以及雅安在输藏茶叶贸易中所处的战略地位,因此来到雅安开创基业。
此后,有更多的陕泾商人来雅贸易,应与另一件事件有关。
在兰州大学陈志刚副教授所著《明清川藏茶道市场与社会》的《绪论》中这样讲到:
康熙五十六年(1717)、康熙五十九年(1720)四月,康熙皇帝两次派大军入藏,驱赶占据拉萨的准噶尔部策零多敦布。在第二次入藏的大军中,有一位陕西泾阳县的知县名焦应旂者,作为后勤官赶着一群牛羊从西宁出发,尾随大军入藏。由于气候恶劣,千难万险,历经七个月,才抵达拉萨。此时策零多敦布已被清军打败,率部逃回新疆伊犁。
焦应旂在拉萨驻扎八天后,随大军向东回撤,在翻越险关喇里大山时,也是一番艰辛无以言表。谁料此后竟是一路坦途。来年(1721)二月在阿布喇、黎树等地的焦应旂,已然沉浸在鸟语花香里。在巴塘,焦应旂看到聚集贸易的内地汉人。三月初四到打箭炉,焦应旂仿照当地富有商民的代步习惯,雇一顶人力竹滑竿,优哉游哉地被抬到泸定桥。这次进藏、出藏的迥异感受在日后被焦应旂记入《藏程纪略》,这是清代第一部汉人进出西藏留下的文字记录。(因原文篇幅较长,本节部分地方按其语义缩写。
《藏程纪略》的流传和焦应旂的传奇经历,应该就是精明的陕泾商人大量来雅安的重要原因。他们从这本书里读到了巨大的商机、看见了富庶的天府之国,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向西藏输送日用供给,是清政府平乱治藏的理想后勤基地。
川西南地方社会较难发现陕西茶商的踪迹和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雅安水东乡上里韩氏家族就具有标本性的意义。
明清时期雅安市区(雨城区)陕西茶商的踪迹,除了存留在老辈人记忆中一串串茶号名称外,已很难寻觅实物遗存。而上里清代韩家大院建筑群的存在就显得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