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韩家老宅的主人们
陈志刚副教授在上里考察期间,曾收录韩氏第十三代裔韩先府(已故)的口述史料,是这样讲述韩家老宅居住分配情况的:
韩绍宗(1712-1787)有四个儿子,分家之后,老董(乡人土语,老大之意)韩昭的后人大都移居名山县百丈,老二韩晼的后人搬到大水湾住,老三韩晙的后人居住在祠堂对面,老幺韩旺跟着父母居住。一代院、二代院都在这里。一代院为“院子头”,是韩启文居住,二代院即韩家大院的“中军府”、“武魁堂”、“卫守府”,分别是韩靖文、韩耀文、韩守文居住,这四个都是韩旺的儿子。
据前文所述,韩绍宗兄弟共有子女十人。因此在韩家老宅中同居共爨的第一、第二批主人应是第四世韩琏兄弟、第五世韩绍宗兄弟及其幼小的子嗣们。
乾隆年间,由于韩氏一门生意顺达,子孙们“宏开科第”,具有三进三跨院合九个四合院格局,近八十余间房屋规模的韩家老宅院已不能满足家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以及韩氏一门彰显家声的精神需求,韩家大院的选址新建成为韩氏家族长辈的重要使命与责任。
乾隆三十三年(1768)前后的韩绍宗,约57岁,作为家族的掌门人,眼见家族事业蒸蒸日上,膝下茁壮成长的子侄们,为后世子孙诒谋的雄心,在这位叱咤商场一生的老人心中激荡不已。
此时的韩家人丁兴旺,人才济济。单表韩绍宗膝下四子,名昭、晼、晙、旺,可谓韩氏第六代四大金刚。
长子韩昭(1751-1812):《韩氏宗谱》有《东升公传》一篇:
东升公,讳昭。克绳公(韩绍宗)主器。邑恩贡生也,孝友、性成、多智……亲踈咸尊重之。自幼好读汉唐宋古史,嗜爱右军羲之(王羲之)书,慕做时,墨汁淋漓,辄盈衣袖。后遂以精书,驰誉乡人……克绳公见弃,遵遗命持家政。兢兢业业,时凛付托之重,恒思丕显。乃于邑设茶布店数所。二十余年,勤经营,权子母,家之昌炽,要皆公焦心劳力所致。然廉介素守,一丝一粟无私积,饮食服御不敢自丰,延师课子侄,岁糜百金无吝色,倡修安定桥捐百金,无㭴情。其他济亲朋、周困乏不一。百德之盛,甲于嘉阳一郡。娶孺人刘,邑副榜前井研县教谕鸣公令息也……诞子曰法文,邑武庠。续娶孺人郑……诞子二。长曰燦文,邑庠生;次曰宪文,援例授县丞职……更可羡有孙十二人游泮,几辈中式者……厥后之克昌,公之积累深矣!厚矣!……
这是时任江安县教谕的张文恩为韩昭所作传记。此传对韩昭及其家庭都作了详细叙述,使故去208年的韩昭形象跃然纸上。
韩绍宗去世后,家族责任落在长子韩昭肩上。作为恩贡生的韩昭,不仅有较高的文化和艺术修养,而且还十分有思想,为人节俭勤勉,乐善好施,热心公共事业。
韩昭为了壮大家族事业,视野已不仅仅局限于水东乡上里这样一个偏僻的川藏茶贸的基层市场。而是通过迎娶雅安县副榜,前井研县教谕刘鸣的女儿,将家族事业拓展到了雅安县,开设了数家茶布店。一方面因此而家之昌炽。另一方面也将自己的人际关系拓展到士宦之家,在一定程度上抬升了家族地位。
其次韩昭通过倡修上里安定桥捐百金而投身公共事业,不仅使韩氏获得良好声誉,扩大了影响力,同时也更好地优化了家族的营商环境。
其三,韩昭虽出身望族,个人生活却十分节俭。但于子侄的教育却从不吝惜。这就注定了韩昭后嗣多出类拔萃。仅三子中,有两人为庠生,三子宪文则出任朝廷命官,秩正八品县丞一职,成为雅安知县的辅佐之官,主管全县文书、档案、仓库、粮马、征税等。
随着家庭资财的累积,韩氏一门渴望从四民阶层(即士农工商)的平民商人阶层进入仕宦阶层的愿望越发强烈。由于韩绍宗成功的家庭教育,韩氏后裔可谓文经武纬,人才济济。如果说韩昭为韩氏的门第进阶迈出了第一步,三弟韩晙的努力则将韩氏的进阶之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韩晙(1760-1834年)韩绍宗三子、韩昭三弟。《韩氏宗谱》这样记载:(由于宗谱已残破,关于韩晙的记载已不太完整。)
邑武庠,援例授卫千总职,赐赠武略骑卫。榜名忠国,字恒升,行三。
孝友克敦□勇力□□射英……于家游其门,食费弓马帑币□□年英才乐育。同姓中游泮者,如胞弟□□中式者,如胞侄大成,侄孙腾蛟等异……采芹者如名邑李联级、雅邑彭大宏等□□折桂者如雅邑陈殿飏等,要皆公曲为裁成。公由是名大燥,有荆州风。居家尚勤俭,衣不帛,食不鲜肉。家之昌炽所由日隆。然情好慷慨,喜乐施。如嘉庆初年,邑令鲁建修雅安桥,公捐银一百两,道光六年,邑令郭设义学,公捐银一百六十两。布政司□□□□“谊敦序塾”匾额,光宠门楣。道光十年本□金设雅河义渡,公捐银一百肆十两,给有“好善乐施”匾额,以旌表功。道光十二年,邛邑令宣建修川南第一桥,公捐银五十两,给有“荷天之修”匾额。此皆赫赫濯濯,功德昭人耳目者也。
公配孺人杨……诞子二,长曰大文,援例授布政司理问职;次曰辉文,邑武庠,援例授营千总职……蘭孙二十余人,泮沼蜚声者过半……偕老含饴弄孙 。
韩晙以武庠身份被授卫千总职,位秩从六品武官。卫千总职乃漕运总督所辖各卫所武官,掌率运丁、领运漕粮之事。
韩晙乃韩氏第一位步入仕途之人。他和哥哥韩昭一样,个人生活讲求简朴,但为了家族的发展和争取更高的社会政治地位却毫不吝惜。
在陈志刚副教授的书中对韩晙的分析十分准确:
一是通过连续的捐资地方政府公共建设事业来政治投资,希图能够结交雅安县及县级以上的各级官员。
韩晙的政治投资是成功的。
正是由于韩晙成功的政治投资,结交到了雅安县乃至县级以上的官员,搭建了一些特殊的人脉关系,拥有了仅凭商人身份难以拥有的政治资源。因此韩晙也成为地方名人,登门拜访者络绎不绝。同时韩晙也利用自己的政治关系培养了自己的势力。——陈志刚
如韩晙传中所载:扶持胞侄韩大成、侄孙韩腾蛟、姻亲雅邑陈殿飏,分别考中道光癸巳科(1832年)、道光甲午科(1834年)武举;其次提携如名山李联级、雅安县彭大宏等。其中陈殿飏与韩腾蛟为郎舅关系,属同榜举人。
道光癸巳,也即道光十二年(1832),韩晙的侄儿韩耀文(榜名:大成)考中武举。韩晙时年75岁。同年(1832)年,韩晙收到一份祝寿文,送文者落款为“钦命署四川分巡建昌兵备道总理台站粮饷事务乡愚弟孟生萼”和“特授雅州府雅安县儒学正堂愚弟向瀛”。
据陈志刚副教授考证:
孟生萼管理着川藏线上打箭炉至拉萨六个粮台的粮饷事务。
他和韩晙结交,应与韩氏家族从事输藏茶叶贸易有密切关系。而雅安知县向瀛后来还为“韩氏双节孝牌坊”亲题楹联,目前牌坊上楹联保存完好。说明道光朝雅安县政府也一直十分重视韩家在川藏茶叶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两位官员在信中称赞韩晙
“善白圭治生业,与弟兆升同力共济,永肩一心”,“由是日积月累,巍然富家大吉,而为一邑之冠”。
兆升即韩晙四弟韩旺,也就是武举韩大成之父。
“白圭”(公元前370年-公元前300年)名丹,是我国先秦时期商业理论的集大成者。司马迁称其为“治生祖白圭”,即经营民生之鼻祖。
两位官员在贺信中还特别赞誉韩晙:
先生周其乏困,乡邻有不足者,补助之,遇荒年,益广为施与,贫穷之赖以生活者,不一而足……至于四方商贾宾客之所至,受提携者、通有无者、假称贷者,有言必践,无约不诚。
从这封贺信,我们可以看出韩晙非凡的经商才能和跻身上流社会的社交能力;其次就是他的仁者风范。这一切离不开父亲韩绍宗的对他的熏陶和培养。
韩氏在第六代韩昭、韩晙近三十年的经营下,无论商界还是政界,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此时的韩氏,可谓如日中天,嘉庆末—道光初年,韩氏仅用三年时间,即完成祠堂建修,就不难理解了。
而韩氏从康熙至民国能一直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还与韩氏家族内部拥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分不开。
韩氏家族在物质形态上有祖茔、祠堂、神主牌和公产,在组织结构上有族长和首事,每年春秋祭祀和清明祖茔祭祀是族人的必定活动,《韩氏宗谱》范例三十条规范韩氏族人行为。——陈志刚
韩氏家族在道光年间,在输藏茶叶贸易中已占有很大的权重,成为雅安县首富,进而通过科举入仕,捐资政府公共事业,结交朝廷命官,稔熟官场规则,使韩氏一门步入由商而宦的道路。也正因其家族在输藏茶叶贸易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而得到朝廷的重视。这一阶段韩氏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经济地位都是韩琏、韩绍宗时代无法比肩的。韩昭、韩晙也因此成为韩氏家族发展史中具有划时代的两个标志性人物。
乾隆三十三年(1768)前后,韩绍宗逐步开始筹建大水湾韩家大院和白马河东岸的韩家大院(后毁于火灾)。长子韩昭时年17岁。
经过韩绍宗兄弟及其八房子、侄的先后努力,历经乾隆、嘉庆、至道光四年(1824年),白马河东岸与大水湾的韩家大院相继落成,历时约半个世纪。此时韩绍宗孙辈已大都长大成人,韩氏于第七代“文”字辈析产分家,各自发展。
除韩旺一脉承继祖产外,其余子嗣分别迁居大水湾、白马河东岸以及名山,别院另居。韩旺及其四子韩靖文、韩耀文、韩守文、韩启文仍居于韩家老宅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