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韩家老宅院
韩家老宅院,俗称磐安桥韩家老宅(又称老屋头、院子头)。
宅院背枕石砾岗,面朝黄茅溪,地处古镇中心位置,与磐安桥隔广场遥对。依山傍水,茂林修竹,古树掩映。
由于今人居住所需,部份房屋有改建痕迹,四周建筑也多与其不衬,但在古老与现代间透出的那份亲情,却也反映世代相依的递次关系,而于违和间折射出的便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血浓于水的人文气息。
建筑现存三跨院正房和部分厢房,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从残存的形制来看,其建造形制属于中国传统的仿清官宦府邸式建筑群。
建筑呈中轴对称布局,由三个面阔宽27米,纵深长80米的三进四合院(即卫守府、武魁堂、中军府)并排组成,俗称“三纵三横”。。
大院间以廊道、侧门、小天井相互贯通,形成良好的内循环通风系统,因此冬暖夏凉,十分舒适,同时也有采光和辟火的作用。每个院落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居住在里面的韩氏族人,既有自己的私密空间,又能互蜜亲情。
各个小院皆有四合天井,天井檐下四角建造排水系统,保大院在洪水季节安然无恙;靠近正房处安置两口太平缸,既是古代消防系统的主要设施,又是院内的主要陈设。
平日里储满水,缸里的游鱼,小嘴一开一合,体摆尾摇,来回游动,颇有情致;水面或漂浮一枝小荷,或几片浮萍,或随意放一盆栽,与缸体表面满爬的绿衣,便轻易搭配成此中秀色,装点着天井一隅,给小院带来几分安宁,几分吉祥。
正房与厢房皆建于台基上,序次分明,建筑规整而又错落有致,像活泼跃动的音符,赋予节奏与韵律,但又不打破整体的宁静。
清代的工匠们仿佛将韩家大院作为他们的竞技场,将手中的一把刻刀舞弄得出神入化,在全神贯注间将精雕细刻耘藏在时光的厚味中。
大院的门、窗、壁也因此在雕刀的游走间尽显玲珑。线雕、平雕、镂空雕、浮雕、镶嵌雕在各自的幻化中得以相互映衬,匠心营造出的不凡构成大院最终的意趣。
图案的选择十分讲究。如意纹、“卍”字纹、什锦嵌花纹这些代表着吉祥美好的图案,为大院构筑出向往的日子;再间以变幻多端的奇花异草、珍禽瑞兽、人物造型,将整座大院装点得灵动活泼、喜庆祥和。
各种雕刻图案,大者或十几厘米,小者或几厘米;花鸟鱼虫、人物走兽,活灵活现,妙趣横生。
每一图幅都蕴含深意,或独立成趣,或相互关联,似乎都在传递大院主人曾经的情致。
廊下柱础,梁上纹饰,也竭尽繁复细致,传神地表达着建造者的精神追求与向往,使整个建筑呈现琳琅满目的惊喜。
于今人而言,走进韩家大院,所能感受到的正是对时光的拜读。
正房是整个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建筑,一般为家中地位最高的长者居之,由天井以统一的五级台阶升入华堂。正中为堂屋,供奉天地君亲师;三张雕饰精美的供桌分置在原有三间院的堂屋内,透射出昔日的富贵荣华。